北京职业院校培养养老人才,不到10年招生数量翻四倍

养老金计算器 >>>

点击测一测你的养老金有多少

活力养老 资讯速读

北京职业院校培养养老人才,不到10年招生数量翻四倍

养老行业吸引不来年轻人?职业院校养老专业只是培养护理员?近日,北京劲松职业高中(双龙校区)(以下简称劲松职高)举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开放日,学校通过近10年办学成果和毕业生现身说法对上述观点说“不”。
 
学生娴熟展示照护老人职业技能
 
在劲松职高(双龙校区)教学楼,智能居家养老展厅、膳食营养展厅、康复设备展厅、护理技能实训展示区、多元辅疗课程体验区和智慧养老设备体验区分布于各层,学生向参加活动的上百名家长介绍智慧养老照护流程,并娴熟展示轮椅转运、为老人助浴、心肺复苏等技能手法。
 
据了解,劲松职高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有两个实训区,位于教学楼1层的实训区由10个护理实训室和2个洗浴实训室组成,可以进行老年服务标准化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教育部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场就设在这里。该专业把比赛要求融入教学,按照考试标准锤炼职业技能,学生平时在实训室进行实操练习,取证率达到100%。
 
在洗浴实训室,高一学生王佳奥和王宇硕已经学会使用卧式沐浴系统,用假人练习为老人助浴的整套动作流程。谈起未来可能要为真人助浴,两个大男孩神情略显羞涩,“刚开始会觉得不好意思,但如果老人有需要,肯定要遵守职业道德。”“老人就是我的服务对象,做多了慢慢会习惯。”
 
养老专业就业对口率达到95%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要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其中提出支持和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增设银发经济相关专业。
 
劲松职高是北京市第一个建立养老专业的中职学校,2020年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主任姚蕾介绍,随着老龄化市场日趋成熟,市场需要的养老人才不再仅限于照顾不能自理或半自理老人。对于“科班出身”的职校生,养老机构不会要求他们扮演普通护理员的角色,而是要承担社工师、老年人活动专员、客服顾问、养老秘书、养老产品营销专员等大量需要年轻人支撑的岗位。“学校已连续向首都养老行业、企业输送六届毕业生,就业率100%,对口率95%。部分学生在行业内迅速走上基层管理岗位。”
 
“咨询人数已远远超过招生人数”
 
劲松职高副校长、双龙校区主管张晶京告诉记者,智慧养老已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数字化对养老机构的冲击,需要更多高素质养老人才填补职场空白,就业前景广阔。
 
她表示,学校近10年来持续深耕专业,逐渐得到市场和家长的认可。加上近年来北京市推出“3+2”中高职衔接办学项目,项目生毕业时可取得相应中高职学历证书及相关职业等级(资格)证书,出路更多元化,所以养老专业招生早已从最初需要动员变得门庭若市。“第一年我们只有一个班20个学生,今年除了老牌的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外,还新增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一共计划招生100人,均为北京生源,感兴趣来咨询人数已远远超过要招生人数。”
 
据了解,在今年北京市新增“3+2”中高职衔接办学项目中,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除了劲松职高与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合作外,还有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科技高级技术学校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的合作。
(来源:劳动午报)
上海长者食堂有新规,养老助餐将实现“补贴跟人走”
近日,上海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关于推进本市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记者从中获悉,各社区长者食堂对于本市户籍老年人和常住本市的外省市户籍老年人,给予同等优惠折扣,本市户籍的人户分离老年人,按居住地标准享受补贴。这也意味着,上海养老助餐将实现“补贴跟人走”。   上海老年助餐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整体水平居于全国前列,目前上海已建成长者食堂350家,老年助餐点约1500个,日均供餐能力超20万客。《实施意见》指出,上海养老助残服务的基本原则是“保障基本,分类服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多样发展”,将构建设施布局合理、服务功能优化的城乡助餐服务网络。至2025年,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数量达到400家,老年助餐点达到2000个,日供餐能力达到25万客,老年人对助餐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实施意见》强调进一步扩大和丰富老年助餐服务供给,主要是加大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建设,包括继续在街镇层面建设集膳食加工配制、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长者食堂,以及在居村委层面布设更多老年助餐点,同时鼓励在社会餐饮场所设置长者餐桌,鼓励企事业单位食堂参与助餐服务,优化配送服务,利用互联网物流平台、动员和组织多方力量参与为老年人送餐。同时明确各部门、各区对老年助餐服务的日常监督检查职责等。 (来源:上观新闻)  

6家银行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2200万户

上市公司2023年报披露完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个人养老金业务方面的开展情况,其中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6家银行,累计开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数超过2200万户。
 
随着A股市场持续回暖,4月份大多数的养老目标基金都实现了正收益,其中截至4月26日,有32只基金近一个月的收益超2%。不过四月份的养老目标基金发行,却交出了“白卷”。
 

6家银行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2200万户

 
部分银行在2023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了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开展情况。
 
在规模较大的银行中,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累计开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数超过了2200万户。
 
具体情况如下:
建设银行:在第三支柱方面,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900万户。
 
招商银行:截至2023年末,在第三支柱方面,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535.62万户。
 
兴业银行:截至2023年末,公司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424.91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95.75万户,增长85.42%。其中,带动新获客232.49万户,占个人养老金客户的54.72%。
 
中信银行:截至2023年末,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立92.7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06.48%。
 
民生银行:截至2023年末,共为170.16万户客户提供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服务。
 
北京银行: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突破130万户。
 

32只养老目标基金近一个月收益超2%

 
随着时间来到五月,四月份养老目标基金的收益情况也基本浮出水面。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6日,在400多只养老目标基金中(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仅有不到50只基金近一个月的收益为负。
 
另外,共有32只基金近一个月的收益超过2%,其中鹏华基金旗下多只产品在近一个月表现较好,不过如果从今年以来的表现来看,其中有部分产品今年以来还是负收益。
 

上月无养老目标基金新成立

 
四月份,共有3只新的FOF基金成立,累计成立规模约为9.4亿元。
 
不过这3只产品,都不是养老目标基金,也就是说,4月份没有任何的养老目标基金新成立。
 
回顾今年前三个月,养老目标基金新成立的数量分别为3只、3只和5只,成立规模分别为4.19亿元、2.74亿元和7.01亿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观察: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要抓好四大着力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着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缺、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薄弱、医养康养结合发展缓慢等困境。因此,需要抓好补齐短板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积极发挥农村老年协会的福利生产功能四大着力点,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补齐养老服务短板,进一步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补齐短板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设施是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是满足老年人食宿和文化娱乐的载体。一要明确政府职责,转变供给方式。加大财政投入以提高各级养老服务设施水平,适度提升各级政府对福彩公益金的倾斜和额外的护理补贴力度。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如村委会以服务外包的形式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服务、组织活动,促进公建民营以降低养老服务成本。二要补齐县、乡、村三级养老机构,并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在县一级建立中心养老院以满足半失智半失能老人需求,在乡镇配置养老服务中心以满足普通老人的入住需求,在行政村建设至少一所农村养老服务站或互助幸福院以满足村内身体健康老人的日常娱乐、就餐等需求。三要进行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服务设施利用率。针对当前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服务场地不足、专业化服务欠缺以及服务内容单一等薄弱环节,通过政策支持引导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向其倾斜,促进其专业化运作,提升养老服务品质,提高养老服务设施利用率。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建设。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是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应对家庭照料功能弱化和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的关键举措。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社会认同度。结合农村实际,借助广播、电视、宣传栏、横幅、微信群等,加大对农村互助养老的典型经验、核心理念和功能价值的宣传,让更多老人接受互助养老服务。二要鼓励地方自主探索,创新互助养老模式。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邻里互助、一对一互助、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时间银行、社工服务、志愿帮扶等互助养老模式。在实践探索中,政府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结构以及老年人需求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探索互助养老方式。三要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力量,构建农村互助养老协同机制。不仅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市场力量或社工组织发挥其在农村互助养老中的生活照料、资源链接等作用,还可以通过公益感召或低偿付费来引导村干部、骨干党员、技术能人、低龄老人和老年精英等志愿者发挥力量,促进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对高龄老人进行帮扶照料。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医养结合是老年健康服务中的重点内容,能够突破一般医疗和养老的分隔屏障,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有效的医养服务。一是充分调动和整合现有资源,推进市、区县、镇(乡)、村四级联建。推动市、区县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对口支援,促进养老院和县乡村卫生院毗邻建设,推进养老服务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签约合作。开展由村卫生室托管农村养老服务站或农村幸福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动家庭医生出诊为老年人服务,通过家庭医生的形式激活乡镇、村卫生资源。二是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守门人”作用,夯实医养结合建设基础。乡村医生是农村医养结合施行的关键,但目前乡村卫生队伍仍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加快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乡村医生权益。同时加强职业培训和队伍建设,逐步提升乡村医生整体素质。三是建立医养结合的管理和监测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服务。各级政府要指导各个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养结合机构制定医养结合发展规划,建立统计信息监测和服务质量综合监管制度,监测医养结合进程和运行状况。   积极发挥农村老年协会福利生产功能。农村老年协会不仅在促进老年人社会交往,满足情感慰藉,还在参与乡村治理上具有重要作用。一是运用精神奖励和物质报酬等激励乡村老年精英,如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人员,加入农村老年协会,并动员其关系网络来募集开展公益类的慈善活动。二是在积极发挥农村老年协会的自我治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功能之外,合理发挥其参与乡村治理和调解矛盾纠纷的社会功能,进而获得政府和村组织的社会支持。三是促进老年协会和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融合。老年协会是老年社团和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站或农村互助养老组织是在政府支持下递送各种老年服务的活动平台和资源转换器。两者同属于为老服务组织,都倡导互助和共助精神,其复合联动运行贴近实际,能够实现外生性政府支持资源和内生性老年人互助资源的有效衔接。 来源:重庆日报)

养老金计算器 >>>

点击测一测你的养老金有多少

文章转载至:网络

© 版权声明 图文部分整理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敬!转载仅用于知识分享,如有侵权,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