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养老模式,日本发展出各种“养老院”,让老年人自由选择

养老金计算器 >>>

点击测一测你的养老金有多少

朋友听到我在日本负责养老机构管理,不少人会好奇:日本的老人之家很多吗?

现在日本的住宿型机构竞争激烈,管理者如果不积极对外行销,还怕找不到长辈入住呢!

就以我管辖的「有料老人之家」(有料老人ホーム)来说,每个月都要跑100件以上业务,社区包括支援中心、医院、老人保健设施、居宅介护事业所、高龄者住宅的中介公司等,都是我们的行销对象。

要找老人之家,先去百货公司找中介咨询吧!

由于住宿型机构竞争激烈之下,「高龄者住宅中介」这个替客户媒合照护机构的新产业随之产生。奇妙的是,这类型的民间企业纷纷将据点设置在百货公司里,让上班族家属们能在午休或下班时前往咨询。

连锁型的中介公司手边拥有全国版图的机构资料,就像我们找房子一样,中介会听取家属与长辈的需求,推荐几间适合的机构,并代为预约参访时间,让客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

有这样的竞争压力,机构除了提升照护品质外,环境清洁、接待礼仪、甚至餐饮都成了胜负关键。

前阵子一位对我们机构评价很高的家属,却选择让长辈入住其他家机构。那位家属抱歉地说:“妈妈对饮食很讲究,另一家机构有15种餐饮选择……”虽然我们机构的照护配置比较完备,但最后却输在餐点丰富度上。真的是一点细节也不能放过啊!

特别养护老人之家,从「收容所」变首选

现今,日本已经发展出各类型的高龄者住宅,但提到高龄者照护机构,多数人第一个浮现的还是由社会福祉法人或地方公共团体经营的「特别养护老人之家」(特别养护老人ホーム,简称「特养」)。

特别养护老人之家的前身,可追溯到1890年代的养老院,由慈善或宗教团体提供生活穷困者一个收容所。然而,这样的成立背景与目的,也让民众认为将父母送入养老院是不孝的行为,几乎等同弃养,会背负一定程度的污名。

到了1950年代,有了国家的生活保护法后,养老院正式更名为「养老设施」。1963年实施《老人福祉法》后,又将这些高龄者机构命名为「老人之家」(老人ホーム),目的是确保弱势高龄者的基本生活。依据高龄者特征可以再细分各种类型,像是提供贫困者的「养护老人之家」、「轻费老人之家」,以及提供照护的「特别养护老人之家」等等。

随着日本高龄化的进行,需要照护的长辈越来越多,衍生的社会问题,已不是《老人福祉法》能够对应。这时期日本开始讨论以「照护高龄者」为目的的法案,在1997年诞生知名的《介护保险法》。2000年《介护保险法》实施以后,将特养列入管辖范围,老人之家也迎来重大转变。

过往,长辈要找住宿型机构时,是根据《老人福祉法》审查规定,并由公家单位分配入住地点。但《介护保险法》中长辈与机构的权利关系为平等契约式,可以依据高龄者的健康状况自行与照护机构签约。这个转变,让过往只坐等照护者上门的机构,变成必须对外行销。在使用者握有选择权之下,机构积极提升照护品质,也有效防止高龄者虐待问题。

政府与民间共同协力,兴建老人之家

和民间经营的高龄者住宅不同,「特别养护老人之家」有来自政府的住宿、餐费补助,一个月只要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822元)左右,由于便宜价格,成为多数人的第一考量。但也因为这样,排队等着入住的人很多,平均要等个2-3年,甚至有知名机构要等上10年才排得到!为避免国家资源浪费,设定为65岁以上、中重症、在家照护困难、紧急性高的长辈才能入住。

然而,光靠「特别养护老人之家」不可能容纳所有长辈。尤其随着都市化,子女因工作无法陪在身边,导致年长者无人照顾,也有子女为了照顾长辈而辞掉工作,酿成介护离职的恶性循环。此时,开放民间经营、入住条件较宽松的高龄者机构,就成了家属的福音。

为了让民间企业进场,日本政府提供兴建高龄者住宅的税金减免与补助政策,一时之间,建筑、不动产,甚至将成夕阳产业的出版、教育企业,都纷纷加入兴建高龄者住宅的行列。而其中与「特别养护老人之家」同质性最高的,就属于「介护型有料老人之家」。

未满65岁也可以入住的老人之家

收费的「有料老人之家」分为健康型、住宅型和介护型,其中介护型有料老人之家受到《介护保险法》的管束,又被赋予「特定设施入居者生活介护」之名。另外,虽说半数以上由营利企业经营,但国家为了管控社区内的机构数量,也必须等到地方政府招标,才有机会兴建设施

「介护型有料老人之家」的服务项目与「特别养护老人之家」相同,提供照护、餐饮、医疗协助等,不过可以接受轻症、甚至未满65岁的高龄者入住。在这里的照护服务项目一样有来自国家的介护保险补助,因此也必须遵守《介护保险法》的规定。例如,虽不需要医护人员24小时常驻,但白天要有护理师、也需要有医师定期来机构看诊。两者的照护人员配置基准都要在「3:1」(3名长辈配置1名护理员)以上。民间为了提供比公家机构更好的服务,有些会安排24小时护理人员,照护员人员比则可以达到「2.5:1」甚至「1.5:1」。

有料老人之家虽然原本是提供轻症者入住,但做为「人生最后的住处」,从轻症到重症,甚至认知症照护、临终照护,都是职员必备的知识。加上日本居家照护兴起,尽力让长辈在家终老,因此入住机构者其实多数是照护难度偏高的长辈。

去年,有位没有认知症、却有暴力行为,女儿甚至还申请过家暴支援的长辈来我们机构申请入住。看了医院、照护专员提供的资料,我多次向管理者确认,是否该拒绝这个案件?但由于民间机构有营利压力,管理者经过多次讨论、制订照护对策后,决定让他入住。至今一年多,他没有露出任何暴力倾向。管理者自豪的表示,「他住在这里完全没问题!」这也让我佩服这些专业人员的管理技巧,能用巧妙的方式让长辈平安愉快的住下来生活。

除了照护服务费用是由国家统一规定,有料老人之家的住宿费、餐费、活动费用都由经营者自行决定。多数有料老人之家在20万日币(约合人民币9600元)左右,但也有像樱花圣道成城(サクラビア成城)这样,光入住费就要1亿日币(约合人民币482万元)的机构。另一方面,离城市较远、地价物价便宜的地区,也有与收费较便宜的有料老人之家。而这些情报都能从社区包括支援中心或高龄者住宅中介打听到。

不是「弃养」!是选择自己想要终老的居所

日本有这么多种形态的老人之家,满足人性「拥有选择权」的需求,也让养老院不再有以往那种「弃养」的印象,更像是在选择一个自己想要终老的居所。

老人之家定义是老年期的生活场所,也因此每个机构都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就拿我管辖的4间有料老人之家来说,虽然都依照法规提供照护服务,但在生活支援上就呈现不同特色。当日本朋友问我要怎么选择一家好的老人之家时,我第一个提议就是「观察管理者」!管理者的照护理念会影响照护方向和职员素质,比起设备,人才是真正影响机构优劣的关键。

同时,人员问题也是老人之家的存活关键。在《介护保险法》的管制下,老人之家若未达成照护员人力配置,就无法入住更多长辈。这也导致一些机构明明有空房,长辈却无法入住。空房时间拉长,却又要缴相同的租金、水电、硬件维护费,极可能面临倒闭的危机。

养老机构如果倒闭,不只是职员失业,更严重的问题是那些已经入住的长辈该何去何从?尤其终末期的长辈,突然搬家可能带来生命危险。因此,想进入养老产业者不能只垂涎高龄者市场,经营者还要有「开业后就不能倒」的觉悟。

在日本这些年,看过许多类型的高龄者住宅,每个都让我相当惊艳。这些机构绝非单调的收容场所,而是反映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从房间布置、活动设计等细节,都让我觉得养老护理员或许该定义为「老后人生规划师」更适切。毕竟,他们可说是从身体、心理、社会方面全面包办了这些年长者的生活啊!

日本《介护保险法》存在许多课题,但开放民间企业经营、进行适当管制与补助、甚至延伸出新产业这件事,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政府以人权、民生保障为前提,严禁高龄者虐待、规划社区内的机构数量、列举人员配置等基本运营条件后,交给营利企业来经营,通过市场机制相互监督、依据服务内容与品质收取费用,进而改善养老工作环境,或许也是可尝试的一条路。

养老金计算器 >>>

点击测一测你的养老金有多少

标签:

文章转载至:网络

© 版权声明 图文部分整理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敬!转载仅用于知识分享,如有侵权,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
推荐阅读